开个 #2023看戏 兼游玩嘟串。
开个#2022看戏 嘟串,二级评论也记录一些出游。
当我在说罗马和佛罗伦萨不是一个量级时是在指——本来罗马和佛罗伦萨list的标记数量差不多,但这两天愣是边走边添边偶遇,加上不停被推荐新景点,把罗马搞到了70。
最后可能去了50左右吧,已经比想象中多了,但还是有重返罗马的借口。
唯一想但没看的是Doria Pamphili,依然是卡拉瓦乔(你特么)。
ps. 比萨好可怜的4个,甚至还含机场和火车站。除此之外只想到了去看斜塔和Lenù曾经的大学。
去喝酒了,虽然我换成了冰柠檬苏打。坐了一会儿就点了个小份aperitivo拼盘。…果然送饮料就是最高级的刺激消费方法。但好喜欢这里,愿意花钱。
想起12月一天走在阿姆J跟我讲Aperitivo怎么念,当天回我村路上恰巧遇见一家意大利菜叫Aperitivo。刚点餐时果断嘚瑟了一下。之前办入住时前台也嘚瑟他会念我名字来着。
青旅
好巧,在罗马和佛罗伦萨的青旅房间号是连续自然数,其中一个还是我生日。
之前在罗马就觉得青旅环境很好,很可爱的老式电梯(盗梦空间里那种双层铁门需要自己推开的),设施完善干净,而且一个房间三个床位没有上下铺,都是女性。
但刚来办佛罗伦萨这个青旅入住简直震撼…一楼是人满为患的酒吧,氛围很热烈但也不社恐尴尬,办入住送杯酒,我甚至打算待会去喝了。
0楼有common kitchen就算了毕竟青旅标配,关键还有烹饪课。草,什么东南亚。
楼顶甚至有游泳池(虽然很小也很冷),本来来拍天台照片的我:草,坐下了。
都是二十多块的青旅,怎么佛罗伦萨的可以直接胜过之前所有体验,你们真的盈利吗。
今天戴的蓝色大耳夹果然被夸了。目前为止在欧洲被反复夸的东西全是蓝色的:好朋友送的深蓝色三岛帆布包/在我村古着店买的毛衣/上个月波尔图刚买的木头耳夹。感觉不是因为蓝色适合我,而是我挑蓝色东西时格外用心。
哪有胜利可言,挺住就是一切。
一个剧场废话生成器,德奥法剧坑底躺平,英式客厅戏爱好者。
荷兰话剧团(特指ITA)和比利时舞团(特指Peeping Tom)激吹。
有原创嘟文的关注请求会通过。
毛象事毛象毕,本账号内容禁转出站外。
▶书:托尔金/纳博科夫/特德·姜/赫拉巴尔/乔伊斯·欧茨/大卫·黑尔
▶影:HP/LotR/SHERlocked/Fleabag/TSN
▶戏:天使在美国/萨勒姆的女巫/天窗/雷曼/法扎/星幻/JCS/大悲/一粒沙/男鹅/Vader/渺小一生
▶音:Lana Del Rey/Glass Animals/尚雯婕/Agnes Obel
Bi。INTP。热切喜爱夸张做作戏剧感。
在沉默自闭与over-sharing间疯狂横跳。
Wir müssen wissen. Wir werden wissen.
On se reverra.